<h1>中国书画网</h1>
首 页
网站简介
历代书画家
近现代名家
当代名家
院士展厅
分类展厅
书画销售
人体艺术
书画知识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 艺术动态
+ 书画征稿消息
+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
+ 拍卖消息
+ 书画展览消息
+ 书画收藏
+ 艺术争鸣
+ 书画新闻
参展指南
我要参展
参展须知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中华书画网 >> 书画知识 - 情系白桦林——1990年代后留俄美术家联展

情系白桦林——1990年代后留俄美术家联展

出自:大中华书画网    发表时间:2012/7/13 9:25:17    点击率:3355

  



会嘉宾正在为开幕式剪彩

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发言

欧美同学会留俄苏美术院校校友会会长曹春生发言

与会嘉宾奚静之发言

画展主办方代表李风发言

  2012年7月11日下午两点,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的“情系白桦林——1990年代后留俄美术家联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方厅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原铁道部部长、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傅志寰,中国油画学会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詹建俊,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奚静之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奚静之担任学术主持,经展览学术委员会审定,在全国范围内邀请参展美术家共计44人,展出作品包括油画、水彩、雕塑等近百件,首次全面地反映了1990年代后留学俄罗斯的中国美术家群体的创作风貌,在他们的作品里,我们既能看到传统现实主义艺术的严谨与细腻,同时也能感受到全新的艺术语汇的表达和带来的冲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美术走过了波澜壮阔的西学之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探索形成的以西补中的美术创作,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自鲁迅和徐悲鸿等文艺界先驱引进俄罗斯美术以来,我国美术界在观念和技巧上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新中国成立之后,从1953年起,政府开始陆续派遣留学生去苏联高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版画、雕塑、舞台美术设计和美术历史与理论。这批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分别在全国一些高等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工作,对我国的美术教育、创作和理论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继20世纪50-60年代第一代留苏美术家罗工柳、钱绍武、伍必端、李天祥、林岗、肖锋、全山石、程永江、李玉兰、邵大箴、奚静之、郭绍纲、马运洪、冀晓秋、周本义、李骏、张华清、徐明华、董祖诒、曹春生、苏高礼、司徒兆光等人之后,近二十多年来留俄的第二、三代美术家成为活跃在当代我国美术教学和创作岗位上的生力军。“情系白桦林——1990年代后留俄美术家联展”,正是为这些艺术家搭建的一个展示才智和艺术的平台。
  美丽和多姿多彩的白桦树,是生长在富饶黑土地上友善、智慧的俄罗斯民族及其文化艺术的象征,负笈来这里取经的学子们,怀着深情回忆他们在这里度过的难忘岁月和受到的教育。他们深知,只有把掌握的知识与艺术技巧,吸收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才能有真正的艺术创造,这也是对俄罗斯师友们最好的回报。
  在当今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格局中,俄罗斯美术仍然有其独特的地位。世界各地到俄罗斯学习美术的人逐年增加,俄罗斯高等美术学府仍然十分重视学生造型基础的训练。许多优秀的俄罗斯美术家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继续着真诚而艰苦的艺术探索,并有不少新的创造成果。
  我国几代留俄美术家遵循艺术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创作原则,深信这种具有现实品格的艺术有永久的生命力。虽然在新一代艺术家的一些作品中,在格调和情趣上仍留有某些俄罗斯艺术的印迹,但这是学习和转化过程中难免的现象。实践说明,凡是在中国社会立定脚跟的留洋艺术家,无一不是在“洋为中用”方面做出成绩的人。这次参展的许多作品也充分说明这一点。
  参加这次联展的有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艺术家,如戴士和、王少伦、王铁牛、古棕、孙韬、叶南、李富军、周思旻、黄作林、刘青砚、郑光旭、李新平、窦凤至等,还有不少有艺术潜力的后起之秀。他们的作品风格面貌多样,审美追求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在领会和掌握包括俄罗斯、西方古典和现代艺术技巧的同时,努力赋予作品以我们时代和我们民族的风采,这也是留俄艺术家的共同追求。虽然距离这一理想目标有近有远,但他们都在前进的路上,是勇敢的探索者!
  本次联展在中国美术馆4、6号展厅举行。展览将持续至7月19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本站章程 | 版权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方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8 -2010 汉唐书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93847号-1 
总部:中国·北京 事业发展部:广东·惠州  联系电话:0752-2356123 邮箱:zhsh5000@163.com
中国文明网